川渝合作产业互补空间大

2011-03-04 09:00 关键词:川渝,合作产业,互补空间

翻开中国现代经济史,成渝地区有3个重要发展时期: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为成渝地区特别是重庆打下工业基础;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国家在四川进行了大规模以国防工业为主体的战略大后方建设,建立起雄厚的军工生产基础和尖端国防科研试验基地;西部大开发,为川渝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将是此区域又一个发展契机。合作,将是川渝抓住机遇的法宝。

成渝经济区最早的倡议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原副院长林凌认为,经济上的产业互补对成渝经济区非常重要,双方合作互利,一定会共赢。

四川是能源大省,尤其是水电基础好。2010年底,全省电力装机达到4232万千瓦。到2020年,四川预计将完成常规水电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届时可占全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的1/4。而制造业发达的重庆,电力却是一只“短腿”。林凌希望重庆能在电力及输电设备制造业方面与四川进行广泛合作,“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合作领域。特别是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的发电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很有市场。”

又如,四川有丰富的钒钛资源,还有机车车辆制造能力和铁路建设队伍,而重庆则有钢轨制造能力。这方面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重庆劳动力短缺,四川则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为重庆提供劳动力。

“四川一直是重庆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在产业布局上,重庆可以为四川的重大装备、能源、深加工和钒钛方面优势产业做配套服务,四川靠近重庆的城市也可以为重庆的优势产业如汽摩产业等做一些配套产业链。”重庆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认为。

在IT制造业和汽车工业上,成渝双方都下了大力气。“应该说是有竞争,企业间的竞争是好事,但这种竞争应是良性的。”林凌认为,川渝双方可在这些领域加强互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